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父母不应成为掌控者
有一部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面有一个单元叫《妈妈的遥控器》。石家庄家教网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经历丈夫出轨的单亲妈妈,把全部希望放在儿子小伟身上。
她总是对儿子说:“要听妈妈的话,这都是为了你好。”
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得到了一个遥控器,可以操控时间。
从此,只要儿子小伟的做法不合自己的心意,他的人生将永远被卡在同一天,直到他改正错误。她会通过遥控器,让儿子重复十次考试,以此来提高成绩。
甚至,小伟的友情和爱情,在妈妈的遥控下,都失去了。
小伟万念俱灰,选择自杀,但悲哀的是,他连死的石家庄家教网权利都没有。
被遥控器控制的小伟,疯狂想要逃离,却不能改变丝毫。
这个故事用科幻片形式刻画出了一个以爱的名义控制了孩子一切的母亲,令人不寒而栗。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会用爱把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打破。
这是一种扭曲的亲子关系,因为它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变成了冰冷的牢笼,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
正如一句话所说:有一种失败的家庭教育,叫掌控孩子的一切。
好的教育,依旧是趋于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拼爹妈”
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早些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了一句特别扎心的话:“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网上曾有这样一张图片:高考状元中,父母本科以上石家庄家教网高学历占大多数,高中以下很少。
有人说,孩子的起跑线,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才女武亦姝的父亲,他毕业于知名法律院校—吉林大学法学院;
广西理科状元杨晨煜他出生于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父亲在水利厅工作,母亲在学校工作……
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那么,那些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真的就只能等着一生平庸吗?
当然不是,其实教育语境下的拼爹妈,拼的不是财力、社会地位等,而是比拼父母的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处世方式等。
比起仅仅只是强调孩子要努力,更不应该被忽视的是,父母给孩子营造的成长氛围,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努力去提升自己。
只要肯用心,普通家庭也可以养出非凡的孩子。
父母的格局,才决定孩子能飞多高,走多远。
孩子放养不等于放纵
把握尺度是父母的必修课
近些年来,“放养”一词频频闯入我们的生活,有不少父母开始崇尚“放养”教育。
在这些父母看来,只有“放养”才能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地成长。
确实,尊重孩子的天性是教育的本义,但“放养”并不等于放纵。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在一家商场里,有一个男孩在手扶电梯上耍起了“杂技”,把电梯扶手当成滑滑梯,还连续多次从顶端往下滑。
当边上的人心惊胆战时,孩子家长却在边上举着手机拍照,还给孩子加油助威。
其实,这已经不是放养,而是放纵了。
在放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只会变得没有规矩,无法无天。
如果父母真的希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越变越好,就不能一味地放纵,任由孩子释放天性,这对孩子来说一种可悲。
所谓放养,从来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尊重基本的处事底线和原则问题,然后再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放养教育不等于放纵,把握尺度是关键。
孩子的童年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不能倒退。
文末点亮【在看】,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合格的父母,给予孩子最优质的教育。
|